阅读历史 |

第462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喽。

邵树德在商州停留了三天,等待落在后面的辎重补给队伍。

嫡长子邵承节在随军而来的杜弘徽、赵观文的监督下,学习词章、典籍,同时还要上摩尼法师亲授的算术、几何课程。这还没完,折家武师还在等着呢,武技的练习也不能落下。

课程无穷无尽,让人绝望不已。

至于他老爹,则带着陈氏到州西的仙娥驿游玩去了。

邵承节昨晚亲眼所见,老爹偷偷在翻诗集,吟诵着什么“商山无数峰,最爱仙娥好”,估计今日想在魏国陈夫人面前表现一番。

呵,无聊!

十一月二十五日,邵树德带着“仙娥”回来了,同时接到了赵匡璘的密报。

“我同意了!”当着从后阵赶来的陈诚的面,邵树德说道:“杜洪仍任节度使。”

杜洪的地盘,镇名“鄂岳”,军号“武昌”。曾经有七州,沔州罢废后,还有鄂、岳、安、黄、蕲、申六州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鄂岳镇后来被各势力分食,其中岳州为湖南马殷所得,从此注定了岳州与湖南有缘,成了湖南的地盘,一直延续到后世。

“大帅,杜洪来投,固然是喜事。可若杨行密驱兵西进,杜洪求救,要不要救?怎么救?”陈诚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。

杜洪背叛朱全忠,本来就是因为他见死不救,灰心失望,如果你也不救,那他又何必来投呢?继续在朱全忠手下混不好吗?说不定哪天就有救兵了呢。

“陈长史有何良策?”邵树德拍了拍陈氏的翘臀,让她回避一下,问道:“从襄阳顺水而下,倒是可以抵达鄂州,然兵力足否?赵匡凝有那个实力否?”

“大帅,某有一计!”陈诚胸有成竹道。

“别卖关子,赶紧讲。”

“大帅,安州(安陆)有六县,户口十余万。今鄂兵多集于鄂州,防备黄州瞿章。安州之地,屡遭淮人洗掠,民甚苦之。不如遣一军驻其地,名为助战,实则侵吞,以分杜洪之势。”陈诚说道。

邵树德看向地图。

杜洪的势还要分么?他就两个州的地盘了啊,再分,就他妈一个鄂州了。但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安州与随州相连,北境有桐柏山脉,挡着申、光二州,东南方可至黄州,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,处于大驿道之上。

“遣何人往屯?”

“时瓒!”陈诚说道:“鄂岳遥远,不值得投入我军精锐。时瓒之玉山都,有兵万人,以徐镇将校子弟三千余人为核心,若好好整顿一番,汰弱留强,还是有一战之力的。时瓒既以父礼事大帅,那么不妨收其为义子,着其镇守安州,协助杜洪抵御淮人。”

“这是要几面开战么?”邵树德笑道:“正与朱全忠厮杀不休,又要得罪杨行密?”

“谁让杜洪主动来投呢?”陈诚亦笑道:“总不能把人往外推吧?再者,也可以与杨行密讲和嘛。大帅出面调解,让杨行密去打钱镠、钟传甚至朱全忠,那么多扩张方向,何必盯着杜洪呢?”

“时瓒是故司空时溥留下的唯一血脉,安能收其为义子?不妥。”邵树德摇头。

“若时瓒愿意呢?”陈诚说道:“听闻时瓒有四子二女,完全可以过继一、二子到其他支房,仍以时为姓,时司空九泉之下,亦可享得香火祭祀。”

“安州……”邵树德不答,只看着地图,良久后方道:“安州北上,出百雁关可至申州,不失为另一条打击张全义的路线。唔,可以尝试,你先拿个方略出来吧,各方都要考虑到,杜洪、杨行密等。有些地方,烫手得很,不一定好拿。不过安州,对打击朱全忠的大业有利,户口亦众,确实很诱人。”

“遵命。”陈诚应道。

邓州

商州是一个交通节点。

从这里向东,可以走崎岖的洛南道至陕州。

向南又有两条线路,一者南行九十里至商洛县,然后向东南走九十里至武关,出关就是邓州。

另外一条路线是南下至上津县,然后到均州,乘船下至襄阳。

邵树德当然是走第一条路线了。

出武关抵达邓州内乡县的时候,已经是正旦了。

军士们领到了一张记名票据,这是正旦的赏赐,一人两匹绥州绢、两缗钱。没人不满,因为迄今为止所有票据都兑现了。如果他们不幸战死,家人还可补领赏赐。

陈氏的心情莫名地好了起来,再也不是那副淡然的性子了,坐在马车里时,经常掀开窗帘向外张望,似乎这里的一草一木,都能勾起她的思乡之情一样。

唯一的不满,大概就是漱口不太方便。

在内乡停留了五日,还是为了等辎重队伍。

商山道太坑了,辎重队伍绵延出去十余里,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比他当年前往兴元府时走的道路要宽阔一些,应该是朝廷花了大力气整饬的。开山修路,一次就征发役徒十余万,“死者其半”,而历史上还不知道征发了多少次。

停留期间,他接见了杜洪派来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