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06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隘道。

这地方,位于陕州西七里,就是汉献帝东奔,露宿的曹阳之墟,亦叫曹阳坑,后汉时有曹阳亭。

因为地势险要,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战。

最早见诸史书,应该是陈涉遣周文入关中,章邯在此击破其军,杀周文。

国朝淮西防秋兵步骑四千从鄜坊叛归,经此隘道时,陕兵千余伏于两侧,弓弩齐发,只一轮打击,就让正在过驿道的淮西兵“死者四之一”。

这种深坑峻谷,陕虢太多了,这也是邵树德担心被汴兵摸过来的原因之一,太好埋伏了,都不需要多少人。

太阳浮桥,即古茅津渡口,通河北,重要性自不用多说。

“令铁林军副使野利遇略率硖石党项兵一部,控制陕县、硖石之间的安阳故城、礓子坂、硖石坞。”

这三个地方,都曾当过硖石县理。其中礓子坂地势最为险要,安西将卫伯玉曾在此两败史思明。

横山党项万余众之前一直在此修缮防御体系,此三地是优先级最高的。

整个硖石县,就是一处山脉纵横之地,道路艰险,很容易被截断。

历代有很多文人走过这条路,都形容过道路之险峻,如“客路两崖开”、“土立如深壁”、“天光窥一隙”、“峭绝千仞崖”等。

千沟万壑、道路窄逼、悬崖高耸,从崖顶推石头下来都能让过路的兵马损失惨重,或者直接堵死大驿道,让你去钻山沟。

但凡走过这条路的,都没人觉得邵大帅如此忧心后路是小题大做。

看朱全忠敢不敢从正面来!

“令侍卫亲军即刻赶来陕虢,抢占河对岸之芮城县。”

芮城县在河北,陕州属县之一,与平陆县一东一西,可作为朔方军在河东道的两个据点,控制中条山以南区域,并伺机向山后渗透推进。

下达完这一系列命令后,邵树德在驿站内和衣休息。

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醒来,折嗣伦已在外间等候多时。

“恭喜大帅!”折嗣伦一见面就笑着说道:“陕县已兵不血刃拿下。此县当大道,三面孤绝,一面临河,若让我来攻,亦不知该如何个攻法。若屯驻大军,旦夕出城,东出之道便被截断矣。”

“崤函谷道,艰险无比,重要之处又何止一个陕城?”邵树德笑道:“朱简父子三人,先好好审一审。审完后,将其全家送往河中,交给王重盈。此案,要做铁实了,栽朱全忠头上。”

“自当从命。”折嗣伦笑着点了点头。

邵树德对他也很满意。

有谋略,腹中有锦绣,可堪大用。

走到如今这个地步,邵树德再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,面面俱到,很多事情要底下人来做,他只负责抓大方向。

折嗣伦最近的两次表现,让他很满意。

他刚才有句话也是对的,“兵不血刃”。

陕虢这地形,如果当地军士坚决抵抗,你要花费多少力气,牺牲多少精锐来一一攻取?

如果再勾连外人,比如朱全忠,或者河中派大军增援,多半还打不下来,那就被锁死在潼关以内了。

假道伐虢之计,而今成矣。

名正言顺替王珙报仇。不服从、敢抵抗的镇将、兵马使之类的杂七杂八的官员,就是朱简同党,自当诛之。

“走,进城看看!”

人心

灵武郡王邵树德一夜疾驰五十里,从硖石赶到陕州的消息,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
陕州的官员很尴尬,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邵树德。到最后,也只能装聋作哑,当没看见了。

城内的陕虢军士们则失望得很。

军中传言,衙将李璠昨夜遣人至城西的七里涧,向夏师借兵平叛。这让人纷纷痛骂,朱简作乱造反,这都是小事,让外军把手伸进来,这才是大事!

陕虢地方狭小,土地不多,但人口却不少,各种资粮、钱财本就很紧张,基本都是有主的。

朱简当节度使,未必就是坏事了,至少他也算是陕将,知道该怎么分好处,不会乱来。

若邵树德一上来就夺了诸将的兵权,吞并了陕虢军,大伙还能保住各自的利益好处吗?

过路商旅的孝敬给谁?

关城、浮桥、渡口收税的事归谁管?

关东租赋转运长安的活计派谁来干?

本来就人多地少,那些土地会不会重新分?

很多都是侵占的官田呢。比如巢乱时,驻陕州的神策军溃灭,其拥有的大量田地就被大伙分了。一些废弃的驿站,驿田也被大量侵占。会不会有人翻旧账?

还有,陕虢原本给朝廷的上供不算少,但也不多,邵树德此人要与朱全忠打仗,而他的老巢远在灵夏,有再多钱粮也运不过来,可不就得在本地刮钱么,凭什么?

陕州西城墙之上,邵树德看着顿失滔滔的大河,心有感慨。

李璠在一旁轻声解释着这些复杂的利益诉求,核心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