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89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:“不过儿郎们技艺精湛,若非附近有河流、树林阻隔,早就把他们剿杀干净了。”

“尽说大话!”邵树德笑骂道:“一寸长一寸强,汴军马槊长度倍于我军,能打成这样,占了突袭和人多的便宜。人家也在苦练技艺,也不怕死,不可小视天下英雄。下次遇到,顺义军的骑卒顶上去。”

安休休大声应是,折嗣裕不答话。

在邵树德面前,也就他敢用这种态度。

“这不是葛从周的作战风格。”邵树德站起身,又背着双手开始踱步,诸将纷纷让开。

“其人数次用兵,善掩袭,势如奔雷,往往在敌军没有反应过来之时,突然杀至,获得大胜。光启中,朱珍至淄青募兵,遇贼兵,从周领数千众,一日间奔袭三处,大破贼军。”邵树德继续说道:“如此一个勇猛精进之将,为何专门和我用这些软绵绵的计谋?”

“他兵少,换一般人,也就只能守城了。但在如此劣势下,还是使出浑身解数,玩了这么几招,其实尽力了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从周有四千骑,如今应只剩两千余,不足为虑。汝州那边,还有张全义的数百骑兵,与蔡州张延寿部合流,不过没关系,派游骑盯着便是,看他敢不敢北上洛阳。”

“明日,继续搜集河南府民人,送往关中。”邵树德最后一锤定音地说道:“葛从周在和我较劲呢。不要管他怎么想的,我打我的就行了。飞熊、铁骑二军的辅兵,也带上马匹,百人一股,遇到敌军斥候、游骑就围上去。我便要让葛从周成为瞎子,看他敢不敢带兵出崤山,与我决战。”

也打了十年仗了,各种各样风格的对手都遇到过。就本领而言,葛从周是第一个让邵树德吃点小亏的人,而且还是在如此劣势之下。

若有可能,此战最好杀了他!

要是以后他有机会领数万精兵,邵树德也不敢说一定就能赢。

这种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将领,天赋很高,学习起来非常快。初时可能不太适应朔方军这种一言不合,就洒出铺天盖地的骑兵的打法,但时间长了,多半会想出种种应对之策。

葛从周的本领,邵树德觉得比庞师古之流强多了,朱全忠还没彻底发掘这块宝藏。

河南,人多。又没有河北那种将门军校亲党胶固,普通人难以出头的暮气沉沉的环境,因此人才一茬一茬地往外冒,还都能慢慢得到重用。

前有葛从周,后有王彦章,又忠又勇,实乃大敌。

这种人,不该死在藩镇攻伐之中啊。若能有机会北征契丹,西讨回鹘,岂非大善?

敌后

土壕寨被破、双桥寨被破……

一条条消息传来,正在裹伤的谢彦章满心烦躁。身上取出了十余箭头,但他毫无所觉,仍然在想着事情。

葛从周走了进来,定定地看着他。

“阿爷,得去淮西募兵。”谢彦章道。

葛从周明白他的意思。

淮西蔡人,在国朝的名气非常大,盖因其桀骜不驯,长期割据对抗朝廷,还非常能打。

究其原因,与开元年间开始的胡化关系很大。

开元三年,突厥“十姓部落左厢五咄六啜、右厢五弩失毕五俟斤,及高丽莫离支高文简等”总计数千帐,被朝廷安置在淮西,还特地从唐州、邓州析置了一块地,专门给他们居住放牧。

开元十年,河曲六州康待宾之乱,平定后,总计五万多突厥、粟特、昭武九姓被安置到淮西的许、汝、唐、邓等州。

安史之乱爆发后,董秦(李忠臣)、田神功二人率平卢军三千及依附他们的胡人部落南下,后担任淮西节度使。

高句丽人侯希逸、李正己率另一部分平卢军万余人南下淄青,不过他们被汉化了,与淮西迥然不同。

自此以后,淮西“人业射猎而不事农,迁徙无常”,“地虽中州,人心过于夷貊”,汉人也大受影响,胡化严重,因为从节度使到大将到下层军官,要么是胡人,要么是胡化汉人。

国朝文人称之为“淮夷”、“蔡贼”,长期割据数十年,淮西骡子军大名鼎鼎,朝廷花了半个天下的力气方才平定。

淮西这么一个腹心之地,居然胡化成了“淮夷”,人半牧半耕,不得不说是一件奇葩的事情。

当然这也成了非常优质的兵源,东平郡王平定秦宗权,收取淮西诸州之后,这里便成了主要的骑兵来源和重要的步卒兵源地。

“募兵之事日后再说。”葛从周道:“与夏贼骑军交手,感觉如何?”

“正面冲阵没问题,他们为了携带弓箭,使用七尺短槊,我军长槊两倍于其,冲起来他们自然要吃大亏。”谢彦章回忆了一下,说道:“但他们人多,箭术精准,儿见埋伏失败,便率军撤走了,贼军追击游斗,这一阵伤亡惨重。不少人慌不择路,都没回来。”

“骑卒不多了,淮西有兵,然马被征走大半。”葛从周说道:“可想好今后如何对付夏贼骑兵?”

“不和他们比骑术、箭术,老老实实用长槊。夏贼自己傻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