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但如果他虚晃一枪,偏师在南边拖住朱全忠,然后利用各部进兵时间不一的有利时机,内线机动作战,先击破幽州军和大同军呢?

这两部大意之下,没准就要吃亏。

还是得尽快解决关中的事情,以待变故。

“渭北置镇,何人可为帅?”封隐又说道:“大帅本欲亲自兼任,但思虑再三,最近又改了主意,不想一人持节三镇。”

符存审倒没听说过这些事情。但这又如何呢?都是幌子罢了,他不感兴趣。

当然肯定会有人感兴趣。

渭北大镇,即便不算华州,亦有五州三十县七十万人口,油水还是很大的,更是光宗耀祖,威风凛凛。

邠帅李延龄,现在出行前呼后拥,一口气娶了十房小妾,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不已呢。

“听闻李仆射病了,他应不会出任渭帅之职。宋大夫当了镇北副都护,亦不可能。原天德军孙将军、振武军张军使都有可能,但似乎又不太可能。”符存审想了想,应道。

他又把心思转到如何对付李克用上面。

大帅待我恩重如山,不但出钱将家人接到灵夏,还赏赐骏马、金甲、宅邸,敢不尽心竭力?

“罢了,管他是谁呢。说不定是个如萧遘一样的文官,大帅就对文官最放心。”封隐笑了笑,道:“一旦出兵同州,大郎你猜郝振威会不会举兵相抗?”

“十有八九。他现在安静得很,原本大帅担心他南攻华州,好像也没有出动。”

“对付此人,还得从朝廷那边想办法。”

“确实。”

二人这边在闲聊,那边由宰相亲自挂帅的大军,走了足足十天工夫,才走出去一百二十里,刚刚抵达醴泉县。

张濬的屁股有些疼,不得不找来了一辆马车。

在最开始的时候,他确实觉得骑马比较好,威风凛凛,顾盼自雄。

但只过了两天,屁股就受不了了,不得不在咸阳找了辆马车,虽然还是不太舒服,但总算好一点,没那么难受了。

四万大军的管束也是个麻烦事。

军中混日子的将领太多,平日与人喝酒打毬是一把好手,与仕女游玩踏青也很有劲头,甚至凭借自己神策将的身份还搏得了不少好感。但这会要上阵了,一个个哭丧着脸,这也不会,那也不懂,纷纷请示。

但问题是,张大帅也不懂啊!

而且说起这事张濬就有些生气。都是将门、牙校家庭的子孙,有的还是名将之后,怎么一个个都不经事?

偶有几个才能还算出众的,但架不住大部分人是平庸低劣之辈,最后也显现不出来。

神策军原本是边军,属陇右镇管辖,屯于洮州,军额两千。安史之乱后东调,经过一系列的战斗,立下了很多功劳,最终成为禁军,发展壮大到十八万余,一度控制了整个关内道、河陇部分地区及关东的陕州等地。

但自宪宗之后,神策军几乎不太参加战斗了,堕落得比较快。

军士赏赐三倍于藩镇军队甚至是其他禁军。内部自成一体,将官升迁自说自话,还没人敢去查账——贞元年间,有监察御史去查账,结果被杖四十,流放外地。

神策军这么“好”,吸引了太多显贵、富豪子弟从军,将领趁机以从军名额“创收”,这战斗力自然就很成问题。

再加上老一辈能打的军士渐渐凋零,比如原边军老兵、收编的军阀降兵以及陇右失陷而留居京师的西域朝贡酋长,安西、北庭校吏及其子孙等,这些人老去后,空缺由京师“浮浪少年”顶替,这能打就有鬼了。

张濬对这些情况有所耳闻,但总觉得兵多,同时披甲率高,器械精良,总不至于连苦哈哈的泾原兵都打不过吧?

而且,此次出师的四万人,两万是油滑泼皮、坊市少年,这个不谈。但还有两万是从淄青、天平、泰宁、武宁、河东、宣武、义武、义成、朔方九镇募的兵啊,他们虽然也才训练了不到两年,但应该可以了吧?

将不知兵!张濬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一个用兵大忌。

大军在醴泉停留了两天。

期间不断有人私自离开军营,去附近的县城耍耍。他们多是长安少年,出手阔绰,几乎将城里的酒肉果蔬一扫而空。没办法,军中的饭食淡出鸟来,吃不惯!

张濬抽空去军营巡视了一番,结果发现有人在晒太阳,有人在喝酒,有人在画画,有人带了妓女入营……

只有三四个都不足万人还维持着一定的纪律,没有这般胡闹。

“你是哪个军的?”张濬指着一支看起来还算整肃的部伍,问道。

“神威军的。”一名都头模样的将领答道。

哦,对!差点忘了。

张濬才想起来,似乎刘崇望提过,出征的以左右神策军为主,但其余八军也派了部分人过来,毕竟当初募兵他们也有份。

“何名?”

“没藏再思。”

“给没藏都将发赏,赐绢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