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3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。”

“何物?”

“或可晋位夏王。”

“如果就此物,使者便可回了。”

使者闻言脸色一变,素闻邵树德不慕虚名,只重实利,看来一个王爵是没法打发了。

“灵武郡王亦知,圣人龙体欠佳,恐有不忍言之事发生。然国不可无主,不知大王可钟意哪位天潢贵胄?”

邵树德有些惊讶。张濬竟然连遮掩都不想遮掩了,直刺关键。这朝廷,要完,要完啊!

“拥立新君,那是南衙北司之事。诸王贤良,吾有何可担心的?”

邵树德这话半真半假。

到了他和李克用这个地步,谁当皇帝,确实影响不大。历史上李克用就不关心,任由太监们折腾,自己比义兄知道的多一些,但也懒得管太多。

他现在只需要一个会折腾,能够更快败坏朝廷家底的皇帝。看现在的趋势,朝官鸟用没有,吉王多半上不去,正合己意。

只不过这一点,就没必要表现出来了。

“张相属意何人?”邵树德问道。

“灵武君王欲求何物?”使者反问道。

靠,朝官都这么看不清形势吗?跟我打哑迷有意思吗?

“吾只愿远征安西,收复失地,余无所取。”

使者噎住了。

“灵武郡王可知北司中官欲立寿王为皇太弟?”使者又问道。

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
邵树德拍了拍交椅扶手,道:“使者有事不妨直说,张相意欲何为?”

“师长与寿王交好……”见邵树德不漏半点口风,使者也无奈了,只好答道:“灵武君王若能在此事上施以援手,新君和张相自会报答。”

邵树德仔细思考着。

虽然乐见寿王登基,且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,寿王确实有很大可能是新君,但这并不妨碍自己趁机捞取好处。

张濬应是押宝押在寿王身上了,害怕自己给他搅黄了,因此提前过来打招呼。

但他现在有什么本钱打招呼?给我开一张寿王登基后的承兑汇票?

见邵树德不说话,使者也有些惴惴。

拥立新君,本来完全是南衙北司的事,根本不用管外藩将帅的看法。但灵武郡王,可叩过两次阙啊,若不能令其满意,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
满关中,除了程宗楚、李详、王卞、郝振威四位之外,就几乎全是他的人了。

“张相能报答什么?”邵树德嗤笑道:“莫不是钱财美姬。”

“灵武郡王莫要玩笑了。”使者干笑道:“泾原三州可够?”

“张相怕是还没法驱使泾原镇的武夫。”

邵树德坐直了身子。终于到戏肉了,之前说只愿做征西将军什么的,两人都知道是胡扯。

张濬开出了泾原镇的价,这其实有点扯淡。程宗楚死后,泾原镇的武夫们肯定想着内部推选,以后会不会听朝廷的可不一定。

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卖了,这就有点过分了,当别人是傻子呢。

“不够。”邵树德也不矫情了,直截了当地说道。

使者暗松了一口气。只要愿意谈就好,剩下的无非是价格问题。

“泾原镇之外,亦可晋灵武郡王为夏王。”

邵树德不答,反倒说起了另外一件事。

“宝应元年,朝廷授李怀让为潼关镇国军使、同华等州节度使、华州刺史。”

“建中四年,骆元光为镇国军节度使,赐名李元谅,加陇右节度使衔。”

“中和二年,授朱全忠为同华节度使。”

“中和四年,王重简任华州防御使。”

使者听了脸色发白。最担心的事发生了!

相比泾原,邵树德更想得到同华!

这两州八县之地,数十万口人,物华天宝,群英荟萃,断不是泾源可比。

邵树德想吃下,也可以理解。但理解归理解,这个真不能给啊。

“使者可是给不了?”邵树德不轻不重地问道。

使者苦着脸道:“灵武郡王胃口太大,确实给不了。不如,重设永泰年间之渭北节度使,领鄜、坊、丹、延、绥五州,如何?”

邵树德忍不住大笑了出来。

鄜坊四州,本来就是自己盘里的菜,已经在收拾整顿了。绥州更是朔方镇属州。你耍小孩呢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