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8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。野利克成有一张很小的弓,还骑过马,儿也想学。”嗣武说道。

“阿爷……”承节小一岁,话说得没那么溜,不断将手伸向弓。

邵树德将他也抱到腿上,笑道:“仲儿何急也?等大兄把玩结束,你也可以玩。有朝一日阿爷不在了,这家业还得你们兄弟互相扶持,可明白?”

承节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。

在他这个家庭,兄弟之间的关系,从小就得不断纠正、培养。小孩子之间争玩具,争吃食,争衣物,甚至是争玩伴,都很正常。但邵树德会密切观察,时时灌输兄弟友爱、互相扶持的思想。

虽说成年之后,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,以及现实的利益之争,兄弟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质。但有小时候的友爱亲情打底,总比什么都没有好。

他也不打算对两个儿子区别对待。该教什么,两人都教,不会厚此薄彼。这个世道是残酷的,万一自己有所不测,嫡长子再出点意外,又没有其他合适的嫡子顶上的话,庶长子就得火速上位。

这是打天下,可不兴防这防那的。儿子不行,家业可就便宜其他人了。

上月府中姬妾又相继生了两个孩子,一儿一女:嵬才来美生了个女儿,在上月中旬,封绚则在月底生了个儿子,让她妹妹小封羡慕得无以复加。

大封之子取名勉仁,嵬才氏之女取名泽,因其母亲来自地斤泽。佛牙也有了名字,彼时邵树德正在练箭,于是取名羽。

三子五女,大女儿元月也要正式成婚了,邵大帅觉得生活还是挺圆满的。

腊月很快就过去了大半,镇内风平浪静。

衙将们照旧到都虞候司上直,僚佐们继续在衙门办公。除了一些不懂事的外地读书人喝了几两猫尿,在坊间高谈阔论,觉得朝廷可能开了一个坏头,以至天下各镇都可能有样学样之外,大部分人都忙于自己的生活。

不种地没饭吃,不放牧没饭吃,不做生意也没饭吃。灵武郡王至少给了大家一个安稳的生活,你管那么多做甚?累不累啊?再叽叽歪歪,送你去最忠于大唐的蜀中,你去不去?

而在看到一切照旧之后,趁着年前还有一些时间,邵树德便到节度使衙坐班几天,开始着手解决他一直以来想搞,但却有心无力的财政问题了。

俗话说无农不稳,无商不富。能产出足够所有人消费的粮食,并且还有相当部分的余裕,这是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基础。

这么多年以来,朔方十州的粮食问题始终存在着。整体或许够吃,但产量不丰也是事实,同时分配机制也严重倾向于军队,产生了种种问题。但在灵州的三茬轮作制开了个好头后,如果不出意外,未来三年内粮食问题会得到极大的改善。
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商业问题,已经到了可以预热实施的时候了。

商税

一支带着大群马匹的商队停在了无定河南岸的某家骡马店外。

骡马店很明显是新建的,型制很大,几乎和驿站差不多了。

店内有店子、厨娘十余人,门口还有两个髡发杖家,帮着客人看守牛羊骡马。

“何氏老店。”谢瞳抬头一看,从被风雪遮了小半边的牌匾上读出了店铺的名字。

夏州的骡马店,真的太多了!几乎每家经营住宿、酒食的店铺,都有一大块草场,还有专人帮忙照看牲畜,收费也不贵。

或许这就是地方特色吧。

“客人竟然能买到这么多马?”一个上了年纪的店子出来接待,啧啧称奇。

卖马,一向是灵夏的大宗生意。银州银川、丰州永清栅以及新设的会州西使城牧场,那都是官办的,普通人很难买到里头畜养的战马,除非你有特别的路子。

三大牧场之外,你就只能从草原蕃部那里买马。但这就要看运气了,人家的马一般都有固定的熟客去采买,你贸然上门,都是别人挑剩下的不说,数量可能也满足不了需求。这支商队一口气买到了六七十匹,让见多识广的店子有些惊异。

运气可真是不错!

谢瞳、谢彦章二人不言,其他人自然不敢多话,只是与店子随意交涉着。

“客人给的这点钱,就只能用干草喂了。”

“怎生这么贵?喂点麦麸、豆子不行吗?”

“顶多掺点芜菁,下雪前挖的,还能吃。”

“那赶紧吧。”

随从们与店子去了店后空旷的草场上,一阵冷风吹来,夹杂着豆大的雪粒子,直往人脖颈里面钻。

草场边上起了一些牛棚、马舍,有专人铡草、喂养。基本都是草原上跑过来的逃奴,在这些店铺干个一两年,然后耐心等待官府给他们编户。只要编了户,那么就有了身份,草原上的头人也拿他们没办法了。

“再没夏绥镇,亦无定难军了。”店内又来了一批客商,几人甫一坐下,便聊了起来。

“四镇归一,这行商的苛捐杂税该降一降了吧?定难军、振武军、天德军、朔方镇,那么多关津,该裁掉一些了。若是税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