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初来时以勇力授队副,西征兰州时立下了战功,得授队正。此番征武定军,只要稍稍立下点功劳,升个副将不成问题——军中实缺,对别人来说可能很难,对梁汉颙来说一点不难。

有些秘密,瞒不住的!大帅挑了梁汉颙做女婿的事情,已经在军中小范围流传。而张彦球与梁氏关系匪浅,与大帅亦有故交,梁氏又是大帅女婿,这关系简直了!

李、符二人到来后,邵树德又将战略构想与他们说了一下,询问二人意见。

“大帅,如张军使所言,杨守忠不过四千兵,即便临时征召壮丁,也不会太多,且不堪战。我四路大军,无论哪一路都占有绝对优势,也无需分主力、偏师了,一股脑杀将下去,定破其军。”李唐宾这是勇将的思路,但也是实情。

“大帅,武定军数千兵,要把守各处,定捉襟见肘。一路吃重,就会抽调其余三路守军驰援,此拆东墙补西墙也。末将以为,褒斜道最近,若攻势猛的话,其余三路就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兵力守御堡寨了。非杨守忠不智,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。”待李唐宾说完,符存审方才回答。

回答中规中矩,不过讨武定军本来也没什么好多说的,形势一目了然,还得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。

随后,众人又讨论了一番山间作战的细节,至傍晚时分才散去。

“大帅,凤翔朱玫求见。”李仁辅突然来报。

“让他进来。”邵树德整了整戎服,说道。

“拜见招讨使。”朱玫一进来便说道。

“朱帅何如此见外?”邵树德搀扶住朱玫,笑道:“中和年间战朱全忠,光启初攻李昌符,某与朱帅皆有并肩作战之谊。情分若此,可不兴这么见外,朱帅还请上坐。”

“邵帅,某此番前来,便是想讨一个差事。”朱玫坐下后,便说道。

“哦?朱帅欲讨何职?”邵树德不动声色地问道。

“蜀中四十州,今多被田、杨余孽所据,贡赋时断时续。吾为大唐藩帅,身受国恩,思来想去,欲主动请缨,为朝廷讨平此等逆藩。”朱玫道。

“朱帅欲为朝廷复川中州县,自可上表朝廷,上必嘉悦,欣然许之。”

“还得邵帅一同上表。”

邵树德沉吟。

朱玫此举,其实是在委婉地表达他愿意移镇。让邵树德一起上表,其实也是让他保举一人接替凤翔帅位,朱玫自然也会在奏章中一起举荐。朝廷只要不傻,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。

“朱帅欲为国尽忠,某岂能不成全?”邵树德突然笑道:“东川节度使高仁厚,朝廷令其讨陈敬瑄,然数年无功,可见本事有限。说不得,天子就会召其入朝。”

“邵帅所言极是。”朱玫道:“只是,凤翔乃京西重镇,非得有良将镇守不可,不知邵帅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?”

“邠宁节度使折宗本,朱帅以为如何?”

“折老将军治军严谨,一心为国,某亦敬之。”朱玫肃然起敬道:“有折帅镇凤翔,京西无忧矣。”

“如此大善!待进军山南西道之后,朱帅便可提前做些准备了,某估摸着,朝廷亦会派神策军入蜀,再加上朱帅的凤翔精兵,蜀地定可重归朝廷。”

点将与进兵

“恭喜大帅!”朱玫心满意足地离开后,赵光逢满脸笑容,上前恭贺道。

邵树德摆了摆手,示意赵光逢打住。不过他还是吩咐李仁辅煮了一壶顶级紫笋茶。

紫笋茶产自湖州,自广德年间开始成为贡茶,朝廷甚至在顾渚山上建了官办贡茶院,每年茶芽尚未完全吐露的时候,官员们便至茶山催制新茶。

正如张文规诗中所云:“凤辇寻春半醉回,仙娥进水御帘开;牡丹花笑金钿动,传奏吴兴紫笋来。”

紫笋茶甫一进宫,宫娥们就立刻禀报寻春半醉而归的皇帝,可见此茶有多受圣人的喜爱,当与有“天下第一茶”美誉的巴蜀蒙顶茶齐名。

“大帅能得此茶,可不容易!某本以为会是什么蜀中名茶呢。”赵光逢笑嘻嘻地说道。

这些时日陈诚不在这边,自己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,心情非常不错。

“此茶从杨复恭府中抄得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江南虽战事不休,但将帅们还算恭敬,贡赋仍然不绝,虽说比起以往大有不如。”

“能上供的,便算恭顺了。”赵光逢道:“现在宰相几乎都要判三司,竭力督促天下各州转运贡赋至京。朱全忠不但自己上供,还派兵护卫汴水饷道,圣人、朝官都极为满意,竟然令其身兼两镇节度使。此人,我看大奸似忠,早晚要露出本来面目。”

如今天下诸道,就是这么诡异。大镇、雄镇,多多少少都上供,反倒是那些小军阀,一个个吊得不行,跋扈异常,一文钱也不给朝廷。

“朱全忠在河南,肆意扩张,并吞邻镇,何时顾念过朝廷想法。待他夺了河南府、孟、怀、汝、许、蔡等州,便不再看朝廷眼色了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这便是离长安远的好处啊。某便是想并吞一两个镇,也是千难万难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