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7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娶对了!

没说的,再开一宴!

诸葛爽闻有骑卒来助,也十分高兴。这行军打仗,骑兵少的话,那可真是被人欺负到死了。人家可以调动大量弓马娴熟之辈,拉网围捕你的斥候,不断挤压他们的活动空间。复杂地形还好说,还有得藏,可若是河南河北那种一马平川的地形,你就算不变成瞎子,得到的战场讯息也会大大减少,那就太被动了。

邵树德从军也七年多了,自然明白这个道理。后世宋人北伐幽州,军不可谓不精锐,但就是掌握不住契丹骑兵的动向,不是被人抄截了粮道,就是被人摸到附近而不知。是大宋将帅不知兵吗?非也。斥候不如人家精锐,骑兵不如人家精锐,先天劣势。金国伐宋一个道理,宋军变成了瞎子,人家却开了全知地图,以逸待劳,围点打援,你还怎么搞?

此番讨黄巢,就是不知道人家的骑兵厉不厉害了,应该还是可以的。河南、河北诸方镇,都养了大量战马,悉心呵护自己的骑兵,倚为精锐,战斗力应是不差。折嗣裕带来了四百多骑,唉,还是少了,今后得想办法扩充。

十二月二十五,巢军前锋逼近长安,溃散唐军涌入城内劫掠。皇帝只带了四位皇子和嫔妃数人,在五百神策军士兵的护送下仓皇出逃,百官不知其去向。长安市民见圣人出逃,军士溃散,纷纷涌入府库盗取财货,百官或就地躲藏,或当场出逃,总之一片纷乱。

而也就是在这一天,铁林军全军离开了绥州,沿着无定河谷向南进发,然后又折向西南,三日后抵达绥德县(今清涧县北三十里)。该县在吐延水(今清涧河)北,附近驻有一营州兵。邵树德将其将官唤来,仔细叮嘱了一番,令其严防党项。

大军继续前行,两日后抵达延川县北境,正式进入延州地界。

铁林军这个行军速度其实是比较快的。夹杂了大量车马、役畜,还有四千军士,五天时间就走了一百五十里,其中有一些路段甚至还是不太好走的山间峡谷路。邵树德自觉水平比以前高了不少,现在带着几千人马行军,可谓驾轻就熟,底下人经过随军学堂的轮番学习,也得了不少感悟,并将其用于实践之中。

事实证明,世上本没有笨人,只要肯学习,肯钻研,就能进步。生而知之者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人还要脚踏实地。

“大帅、军使,前方有一队游骑,应是鄜坊节帅李孝昌的人马,询问我军何来,又往何去。”午时,众军正在休息,补充食水,游奕使朱叔宗带着数骑过来汇报。

“勿要多做纠缠,就说我军奉旨勤王,借道前往长安,今夜要在城中宿营。”坐在马扎上的诸葛爽说道:“树德,已是除夕,便让军士们在延川休息数日?”

“谨遵大帅令!”

鄜坊驿路好马来

“李延龄!”延川县外,邵树德大声喊道。

“末将在!”

“除夕了,给军士们发赏赐,人给钱两缗、绢三匹,再杀羊置酒。”说完,邵树德上下看了看李延龄,又道:“李副使,我看你越来越富态了啊。听闻你把家人从丰州接来后,又在绥州纳了一妾。这本也没什么,可眼下是什么时候?肚里装那么多肥油,如何打仗?”

“军使,末将肚里装的都是赤胆忠心啊。”李延龄笑道:“定不会误事,军使放心。”

铁林军如今的宿营地在紧挨着城墙的一片草地上,冷风嗖嗖,实在难熬。

延川县方面不敢放他们入城,怕遭劫掠。铁林军上下闻听后大怒,直欲攻城,好在被邵树德安抚下来了。现在发放赏赐,正好让大伙去去火,高兴高兴。

果然,随着钱帛发下,军士们喜气洋洋。

李延龄也在一旁替邵树德鼓吹:“从河东到绥州,再到今日之延州,军使可从来没拿过赏赐,皆让俺分给弟兄们了。军使若此,诸军士敢不思奋?”

“没说的,军使仁义,俺没跟错人。”

“军使该当留后——啊!”

这人话没说完,就被李延龄踹了一脚。诸葛爽就在大营内,你分不分得清场合?

“跟军使杀到长安去,抢他娘的!”

“军使将财货都让给弟兄们,俺们也不能没了良心。每战破敌后,定执贼将妻女献予军使!”

靠,怎么全军都知道了!邵树德的脸有点黑,也有点尴尬。不管了,军心可用,军心可用啊,咱继续研究地图。

从延川县向西南走,沿着河谷地及山间谷道,走个一百四十余里,就能到丰林县。附近有个驿站叫苇子驿,是朝廷管辖的重要驿站,但应该无法给大军补给。丰林县再向西南三十余里,便是延州理所肤施县(今延安东)了,那里应该屯了不少钱粮,按照朝廷规矩,可以获得补给。但人家给不给,给多少,可就全看心情了。

徐州兵出远门讨黄巢,宿营许昌时,人家安排你住毬场,随便给点吃食,这种事鄜坊镇可未必做不出来啊。至少从延川县的接待来看,很差,不让你进城,给的粮食也不是很足,让人有些恼火。

这一百七十多里路,可不是很好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