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2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在供词有问题。”

梅雪兰供出裴贤妃时一闪而逝的眼神,道:“本宫只是直觉。”

◎嫁祸◎

裴贤妃宫里的太监汪兴自戕了, 张良跟魏楚说。

“汪兴畏罪自杀,在意料之中,你觉不觉得这里面有点问题。”魏楚道。

张良琢磨片刻, 说;“奴才愚钝, 请娘娘明示。”

“你不觉得查得太顺利, 太容易了吗?裴付仪不是个蠢人,谋害皇嗣是诛灭九族重罪,且裴贤妃上头还有贵妃, 未来的皇后, 裴付仪自己也没有皇子, 没理由这么做, 她宫里太监汪兴的死, 岂不是坐实她的罪。”

听魏楚一说, 张良也发觉,说;“娘娘的意思是另有其人。”

魏楚道;“背后之人是想嫁祸裴付仪, 原本本宫只是猜测,可汪兴一死, 证实了本宫的猜测, 死无对证,汪兴是裴付仪宫里的,裴付仪嫌疑最大, 洗脱不了。”

张良皱眉问:“如果另有其人, 现在线索断了,这还怎么查下去。”

忽地想起, “太监福贵和梅常在诬陷裴贤妃, 在审问二人, 让他们供出实情。”

魏楚道;“福贵或许没说谎, 这是背后之人的聪明之处,收买了裴付仪的宫人,把裴付仪拉下水。”

“娘娘是说汪兴出面收买福贵和梅常在,不是奉了裴贤妃之命,汪兴真正的主子就是背后主使。”

“本宫还有一个疑问,收买福贵不是难事,给银子就行,可是梅常在不是银子能收买的。”

梅雪兰那怪异的眼神,魏楚思忖了良久,说;“梅雪兰也许知道害我之人不是裴付仪,至于是什么原因令她嫁祸裴付仪,我们不得而知。”

“娘娘,我们在审梅常在不就清楚了。”

魏楚摇头,“梅雪兰是不会说的,她恨本宫,准确点说她恨皇上,迁怒到本宫身上,她腹中胎儿的死,还有宫女冬儿的死,令她心里扭曲,我有一个猜测,她恨裴付仪,也许同这件事有关。”

“她的孩子没了,同裴贤妃有何关系?”张良疑惑地问。

“这我们就不得而知。”

“娘娘,那现在怎么办?”

皇上把张良几个人派到贞妃娘娘身边,保护贞妃娘娘,张良第一次同贞妃娘娘接触,打心里对她的话非常信服。

“你出宫一趟,去找大理寺卿闵祝望,让他查京城散布谣言之人,这件事要暗中进行,不可闹得动静太大。”

从梅雪兰的嘴里问不出什么,梅雪兰的话魏楚不信,那就另辟蹊径,这一连串的事是一桩阴谋,是有人早就布好的局。

张良出宫去闵府。

闵祝望和夫人正在堂中说话,闵夫人对儿媳十分不满,闵夫人给儿子挑选放在身边的丫鬟,都让魏玉给打发了,说;“当初我就说这庶出的女儿让姨娘养坏了,上不了台面,你看魏家嫡出的三位姑娘,尤其是二姑娘和四姑娘,二姑娘嫁了人夫家兴旺,端的是大气,四姑娘更不用说了,进宫后深受皇上宠爱。”

“当初逆子不听劝,执意要娶,闹得生了几场闲气,这庶出女儿也有养得好的,不能一概而论,儿媳小家子气,你平常多教导,带带她。”闵祝望说。

闵夫人秉性刚强,对这个儿媳深感头痛,说;“我管深了,她对我这个婆母不满,说我刻薄刁难她,寻常跟夫君闹,抱怨夫君冷落她,夫妻俩三天两头吵闹,男人恨不得躲着她远远的,我的话她根本不往心里去,为她好,她还不领情,我懒得管了。”

闵祝望道:“谦儿总往外跑,万一闹出点什么事,他们成亲有两年了,你看有好的本分的给他放屋里两个人,让他收收心。”

“老爷,妾身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夫妻俩正说着,仆从进来报,“老爷夫人,宫里的张公公求见。”

“张公公,那个张公公?”

闵祝望有点莫名其妙,他们家跟宫里的人平素没什么联系。

“就是乾清宫皇上跟前的张良公公,现在跟了贞妃娘娘。”

夫妻俩对看了一眼,宫里的贞妃娘娘和自家倒是有点关系,儿媳和贞妃娘娘都是魏家女,只是姊妹俩不亲近,不走动,今日突然前来,不知何事,张良可是皇上身边当红太监,闵祝望不敢怠慢,忙起身迎了出去。

见面客套一番,奉了茶,闵祝望问;“公公此来可是有什么事?”

张良看看左右,闵祝望对身边侍候的人说;“你们下去。”

屋里就剩下二人,张良这才说;“闵大人,最近京城发生奇怪的事,闵大人可曾听说了?”

闵祝望立刻联系到最近这些时日,京城盛传贞妃娘娘不雅的闲话,咳了一声,说;“可是有关娘娘的事,略有耳闻。”

张良说;“咱家这次来府上拜访,是奉了贞妃娘娘之命,大人和贞妃娘娘是姻亲关系,求大人帮忙,暗中调查此事。”

闵祝望和贞妃娘娘素无往来,可毕竟是姻亲,一损俱损一荣俱荣,何况贞妃娘娘宠惯后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