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9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便快捷又省钱的方法,明明就是,用一种物理的方式,直接让两者分开。”

“只是因为,是郝泽宇的爸爸,是化学教授,我们就下意识的认为,是采用了什么跟化学有关的实验方法,可其实,对于一个急于需要毒品的人来说,是根本来不及做化学分离的?”

她说的时候,瞥了眼郝泽宇。

他神情凝重,但显然是在思考,并没有因为提起是他爸,就有情绪波动。

而孟老师和孟钴,显然都是赞同的。

杨梅也点头。

“有道理,本来药剂学就不是你们的专业。我猜,要不是老郝跟老孟你有交情,应该那姓徐的,也不会找上你吧?”

她说着,有点儿好笑的看了眼孟老师。

“我听说,你们大学时候,关系可没这么好!”

孟老师:……

他难得脸部抽了抽,吃力的辩解了一句:“也,没多,坏。”

大学?

几个学生却是八卦的,面面相觑!

这信息量,着实有一丢丢大哦!

“好了,别看热闹了,先找找这家里的角角落落,看看,有没有什么特殊痕迹吧。”

杨梅显然看到他们交换眼神,没好气的命令。

几个学生都立马回过神,准备去找。

可偏偏此时,站在门口的顾柏旸开口了。

“不用找了,这家里,一共只有两个地方不太正常。”

他边说,边走过来,先指了指客厅角落,靠近电视的插座的位置:“那里,有片焦黄色的痕迹,那颜色不对劲,不是长期插电或者漏电燃烧造成的,因为这两种情况,不会出现黄中泛绿的颜色,所以,我想,刮点儿墙皮下来看看,应该能找出些东西。”

说完,他又指了指厨房,问郝泽宇。

“你家,应该很久没开火儿了吧?”

“嗯。”

郝泽宇不解的点点头。

自从他爸开始吸毒,几天几天的不回家,他妈生病,他们家就基本不开火,靠楼下小饭店送饭上来。

他没受过罪,不会做饭,偶尔回家,顶多能给他妈煮点儿泡面。

最近,他发现有些专门卖面条的地方,还想着,可以给她妈弄点儿。

可结果,他们大概,也不稀罕吧?

他胡思乱想的时候,顾柏旸却像个么得感情的解说机器,继续说下去。

“很久没开火儿的厨房,却没全部落灰,靠近水池的地方,有明显的烧焦痕迹和被敲打的痕迹,看得出来,都是新造成的。”

“总结以上推论,分离出物质的方式,应该是最简单的捣碎,搅拌,黏成某种固体状,再电解后,点燃使用。”

他说完,直接看向杨梅:“不知道,有没有这种可能?”

杨梅盯着他,有一会儿,啥都没说。

可孟老师很满意!

他了解杨梅,如果顾柏旸说的话有什么明显漏洞,刚刚他说的时候,就被杨梅不耐烦的打断了,她能听完,至少证明,顾柏旸说的话里,有百分之八十,是正确的!

不愧是他满分的学生啊!

:藏在烟灰缸里的罪证

杨梅半天没说话。

孟老师可是高兴了,他刚被怼,出于人类简单的报复心理,看看杨梅被堵得没话说,也是挺爽的!

但是,他早就习惯隐藏表情,爽感在心里,脸上一片死水。

了解他的杨梅,却是在沉默后,挑着眉,看了他一眼,才点点头:“有道理,但,溶解用的器皿呢?”

“是不是那个?”

路悠悠指了指,放在茶几下的一个玻璃烟灰缸。

烟灰缸并不干净,里面黑漆漆、一块一块,看着像是万年的烟灰。

但,如果是郝泽宇他爸去搞这个实验,就算再不讲究,可能也会优先选用玻璃制品,厚实的玻璃烟灰缸,是个好选择!

郝泽宇一愣,立刻冲过去,直接拿起烟灰缸,用手扇着,闻了闻里面的气味,然后,一脸震惊的看向路悠悠、孟老师和杨梅。

“应该是,我下午找的时候,根本没想过,会是这个东西!”

有遗留下来的东西,研究起来,就方便的多。

几个人准备出实验工具,如同每天下午做实验一样,各司其职,路悠悠负责细致的物质分解工作,孟钴负责溶剂配比,郝泽宇负责前期准备,孟老师负责观察记录。

今天,多了杨梅,作为指导监督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